才漂漂亮亮的“千呼万唤始来”。
溜达着去虎丘景区的路上,我们寻了个背景像样儿的地儿,还嘻嘻哈哈合了几张影……
唉!哪有些终极大战前该有的样!
虎丘斜塔位于姑苏城西北三公里的虎丘山,号称“世界第二斜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落成。照年份计算,比比萨斜塔早了一百多年。
斜塔坐落的虎丘山,原名“海涌山”。传说,吴王夫差将父亲阖闾葬于虎丘,三日后,“有白虎蹲其上”,故改名为“虎丘山”。还有一说法,虎丘山势似蹲虎,故以山形命名。
虽然称为“山”,虎丘其实并不,才36米。估计常年住在山区的朋友,随可见的山包都比虎丘。山虽不,名气极盛,被誉为“江南丘壑之表”,又称“吴中第一山”。山小景多,是虎丘一大特。方寸之间,“断梁殿、试剑石、枕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虎丘塔”这些景,不仅景宜人,而且每一都有诸多历史传说,墨宝真迹。以至于,如今网络盛行着“没儿文化逛不了虎丘”的调侃。
千年前,宋代苏东坡曾有“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邱,乃二欠事”的慨。不知为啥,这句话传至今,成了“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旅游广告语。颇有些不不类!
耸立于绿树成荫的虎丘山间的“虎丘斜塔”,只是据独特造型而传的民间俗称,真正的名称是“云岩寺塔”。从姑苏远眺,就能看到此塔如同剑柄,斜虎丘山,颇有傲视众生的气势。
相传,此塔落成后的第四十九年,忽一夜,电闪雷鸣,风雨加。虎丘山轰隆隆传极为奇怪的声音,既像是数百人哀嚎;又像是野兽挣扎时的嘶吼。远在姑苏城的百姓,听得真切,吓得彻夜不眠。
这场暴雨连三天三夜,苏州河都溢河堤,淹至百姓门,一尺多的大鱼满街蹦。忙着抓鱼的百姓这才看到,虎丘山上,佛塔斜了。
城中久通世故的老人不顾泥腌臜,惶恐不已,屈膝跪拜。
据说,虎丘之前被称为“海涌山”,是因为剑池暗连海,故此常年不曾涸。忽一日,剑池涌三尺多的腥咸海,了月余仍不停歇,海漫了虎丘山,满了苏州河。再这么去,姑苏城都要被海淹没了。
正当百姓们一筹莫展,准备拖儿带女逃亡之时,姑苏城来了一位黑黑瘦瘦的游方老僧。
他立于苏州城墙,望山观,整整三天不吃不喝。于第四日清晨,咬破中指为笔墨,撕片褴褛袈裟为纸张,画了虎丘全景图,在某以红标明。
老僧将图纸给百姓,飘然而去:“海中恶龙从海潜至剑池,需在此,建造佛塔,镇住恶龙,方能免却祸。”
官府和百姓将信将疑,说不得“死当作活医”,有钱钱有力力。说也奇怪,佛塔建成,虎丘山底传声声嘶吼,山随之摇晃几,剑池涌的海逐渐平息,终于平复如初。
如今,佛塔斜了,灾又至,难那条恶龙挣脱了束缚,又要为祸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