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门
极致奢华的托普卡帕故
◎三大门与四大院
大穹上有一幅引人瞩目的圣母圣画像,画像右侧是君士坦丁大帝向圣母敬献君士坦丁堡,左侧是查士丁尼大帝向圣母敬献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幅作品大约完成于10世纪半叶,属于赛克镶嵌画里的一件艺术品。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游客们有兴趣走遍大教堂,会发现在每一个单元建筑里都可能分布着此类镶嵌画,比如东正大主教画像、伊斯坦布尔大主教画像、六翼天使画像以及拜占时期的多位君王。
圣母圣画像
中殿大厅的四周分布着凹字形回廊,回廊上整齐排列着40圆,楼上走廊还建有67圆,它们共同承担着整个建筑的重量。中殿大厅的一角矗立着一大石,端终年迹淋淋,因此得名“泪”或“汗”。据说查士丁尼大帝有一次痛裂,怎么治都治不好,到圣索菲亚大教堂里祈祷多次也没有用。当他经过的石便倚靠着休息了一会儿,没想到痛病立刻不治而愈。这个说法令很多人信不疑,一有病就来摸石,久而久之上便现一个的凹。有人说,把大拇指凹并保持双脚不动,若能平面旋转手掌360°,那他许的心愿便可以实现。人们为泪赋予了一个好的传说,其实它与查士丁尼毫无关系,之所以表面有气是因为的地连接着贮池,地底的气慢慢凝结于,看起来像是在泪。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主建筑近似正方形,东西77米,南北71米,面积约有六七千平方米。它包括一个大的中殿、两个小侧殿、一个前殿和一个后殿,每个单元建筑均由大理石砌成。中殿大厅的大穹55.6米,直径33米,两侧各有一个较小的穹。大穹13.8米,由422.3米的型石支撑,是世界上有名的五大拱之一。这个穹充分现了拜占时期教堂的象征意义——穹代表天空,基督在天的中央,四周环绕着照等级排列的众多使徒。
1453年,拜占帝国行将灭亡,新近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正值穆罕默德二世统治期间。这位时年21岁的年轻帝王指挥大军以“陆上拖舟”的决胜之计,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的固防御。当拜占帝国被毫无悬念地终结以后,这位新主人将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同时命人将天主教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成一座清真寺。
那些饰有金底的赛克镶嵌画,更是成功博得了所有游客的青睐。教堂的皇帝门上方是耶稣赐予和平的画像,在这幅画中,耶稣坐在宝座上,右手手势是祝福之意,左手拿着福音书,上用希腊文写着:“赐予汝和平,吾是世界之光。”基督两旁圆图则是圣母及大天使,匍匐在地的是拜占帝国的皇帝利奥六世。
复杂的历史背景让这座拜占时期的代表建筑成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结合,两大宗教文明在它上相辉映,几乎每一细节都能现时代的痕迹。
教堂的皇帝门上方的耶稣赐予和平画像
步圣索菲亚大教堂,你可能在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现拜占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星光芒,还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此并汇的文明痕迹。基于此因,有人甚至把它视为一座“改变了建筑史”的经典建筑。
教堂穹
气势恢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士坦丁堡会集了全国最好的石匠、泥瓦匠,全国最优质的大理石料,甚至连埃菲斯狄安娜神庙的八红斑岩石也被拆运至此。100多名建筑师和1万名工匠日夜施工,连续工作了5年11个月零10天,终于在537年建起了一座辉煌的拜占式大教堂,它仍然被命名为圣索菲亚大教堂。
清真寺的周围还增建了4座气势非凡的尖宣礼塔,但它们并非同一时期立起。东南方向的建于穆罕默德二世时期,东北方向的建于耶特二世时期,西向的两座尖塔建于里姆三世时期。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时期,这座综合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宗教风格的建筑也行过几次维修。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国父凯末尔认为它既不适合当作教堂,也不合适当作清真寺,于是将其改建成一座国家博馆,正式定名为圣索菲亚国家博馆。只是,人们在习惯上仍然把它称作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看到这些富丽堂皇又绝的艺术作品,人们可能会问,当奥斯曼帝国终结了拜占帝国,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建成清真寺的时候,它们是如何保存来的?那一刻,幸运光临了大教堂:占领者没有毁去赛克镶嵌画,只是在作品表面覆上一层薄薄的石灰涂层,然后涂盖了油漆。当大教堂变成博馆,那些覆盖被层层去除,尘封多年的画作终于在后人面前展真容。
可是,这片土地如同被诅咒了一般,不断发生着意外。559年,圣索菲亚大教堂又遇地震,建筑师伊斯多罗斯对其行了修复,将塌的穹抬升6.25米,并建起前扶垛以支撑主墩。869年和889年,教堂在两次地震中损毁严重,994年经过大修后重新开放。12~14世纪,在西罗人的侵和频频现的地震灾难中,大教堂变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就连一座青铜大门也被侵者当作黄金大门给抢走了。
◎宗教文明,相辉映
大教堂的空间几乎集中了世间所有的彩,装饰地板、墙、廊使用的是彩大理石,、拱门、飞檐则饰以雕,教坛上镶有的象牙、金银和玉石,主教宝座用纯银制成,祭坛上悬挂着丝线与金银混织的窗帘。
穆罕默德二世驻伊斯坦布尔,相中了一半岛海角皇岬,此地坐制金角湾、尔拉海,又可远眺博斯普鲁斯海峡,属于一易守难攻之地。而且,它与庶民生活的耶特地区比较靠近,站在即可观察民动态。于是,穆罕默德二世命人在此建起了一座奢华皇。由于岬上原有一座城堡名叫托普卡帕,皇遂以此命名为托普卡帕皇。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一楼右侧,有一座奥斯曼时期增建的哈茂德一世图书馆。那一雕制的铁格门里面,曾经收藏着5000奥斯曼手稿,这些手稿如今都保存在托普卡帕皇里。大教堂的二楼还有一仿制的大理石门,名为“天堂地狱之门”。门的右边有象征天堂的纹,左边没有任何图案,代表着地狱,据说穿过这大理石门就意味着到达了天堂或地狱。
负责改建工程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大师米尔·锡南,在穆罕默德二世的授意,他命人移走教堂中的祭坛、基督教圣像及遗,并涂盖了所有的画,接着在建起古兰经读台,又在原有的建筑架构中增添了许多奥斯曼风格元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