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昰。”
忽然有狱卒喊了一声,将正在纺棉的一个瘦小中年人喊了起来。
“我……我没错什么。”赵昰应。
“没说你错什么了,你的减刑批了,跟我来吧。”
“我能减刑了?”赵昰先是惊喜,其后却慌张起来,“松三郎去了又回来,说外面变化太快,他宁肯回来纺棉,我去……能行吗?”
“你和他比?他从小住的什么样地方,吃什么样东西?他觉得这里好,你觉得呢?”
“我不觉得。”
“今日河南提刑使就在,他亲自审理的我们这个牢房五年的卷宗……你也认得他。”
赵昰讶然:“我认得他?”
他其实不认得太多人。
尤其是十一年前,他写了很多信给一些曾经的大宋忠臣,害了不少原本忠于职守的官员。害人害己,因此被很多学者在报上痛骂。
从那以后,他真的失去了很多。
但当所有的价值都被那些人榨了之后,他终于能以一个平民的份好好活去。
走到公堂,只见一个神严肃,脸上带着许多伤疤的红袍官员正坐在上首,堂中则是一排正在理文书的官吏。
“见过巡案。”
“赵昰,记得我吗?”
赵昰摇了摇,应:“不记得了。”
“赵七,当年你被捕时我也在。”
赵七从官案后来,亲自引着赵昰在一张桌前坐,问:“你去之后,有何打算?”
“我不知,我会的很少。”
“十多年间,天变化很大,粮增产,海贸繁荣,各产来,又发明了各东西,日新月异。”赵七:“但你不用怕你不适应,盛世就要来了,活去很容易,想想,你最擅什么?”
“我会……纺棉?”
“还有呢?”
赵昰想了想,:“我弹琴弹得好,祖母喜听琴,我小时常常弹给她听。”
“弹琴好啊,弹琴是如今很好的营生。”赵七笑:“我这人就不会弹琴。”
“可……可我是赵氏孙。”赵昰:“我不能侮……”
“我也是赵氏孙。”
赵七忽然严肃起来,语气铿锵地说了一句。
“看族谱,绍兴南渡之前我的血脉离皇位比你那一支还近,但我从不以此为荣。今我起于微末,披上公服的十八年间保百姓、上报国家,凭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劳披上这绯红官服。我要让祖宗、后辈以我为傲。”
赵七言尽于此,说罢,挥手便让人将赵昰带了去。
~~
建统三十九年。
开封城北,黄河大坝。
有人在岸边立了一个祠堂。
每年六月十六,百姓都会在这里纪念大坝修成,并祭奠殉职的龙亭知县。
排着队的人中,有人问:“听说今日赵大师也会来弹琴?”
“是啊,我是从苏州来的,为的就是听赵大师的琴音,听说他每年都会来黄河义演。”
“那你知为何吗?看到了那边的祠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