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四月,狙击手部队接到命令,移驻马耳他岛。
此时,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
对欧洲来说,巴尔干半岛就像一块肿瘤,已经困扰了欧洲一百多年,早就是欧洲动荡的根源。
别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从巴尔干半岛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奥匈帝国在战争中解体,德意志第二帝国又受到柏林和会所签署的条约限制没能控制整个欧洲大陆,而意大利则缺乏足够的实力,之前以巴尔干半岛保护者自居的沙俄也已完蛋,所以巴尔干半岛成为了无主之地,困扰着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并没得到化解。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南下地中海,以及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影响,巴尔干半岛获得了短暂的和平。问题是,战争期间,德意两国都没有着手解决该地区的根本问题,而是根据各自的需要,扶持了一个主体民主。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扶持的是塞尔维亚人,而意大利扶持的则是克罗地亚人。
大战期间,这两支势力受到宗主国的约束,尚且能够和平相处。
只是,到了战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成为了欧洲霸主,也是欧洲唯一能够与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争霸的国家,但是受国家实力限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需要其他次等强国。比如意大利的支持。
结果就是,在很多关系到意大利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其中,就包括了巴尔干地区的主导权。
根据德意两国主导,在一九五三年签署的《巴尔干民族自治决议》中的规定,在狭义上的巴尔干地区,也就是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希腊之外的地区建立一个多民族国家。[]组成这个国家的各个民族都拥有足够的自治权。
关键是,这个被称为“南斯拉夫”的国家,并没有一个稳定的根基。
事实上。从名字上就看得出来。“南斯拉夫”的本意是南方的斯拉夫国家,而塞尔维亚人才是斯拉夫人,其他的多数民族都不属于大斯拉夫。也就是说。仅看国名,这应该是一个由塞尔维亚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事实上,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也确实是人口最多的民族。
问题是,这个国家的政权却掌握在克罗地亚人手里。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塞尔维亚人对有名无实耿耿于怀,而克罗地亚人则对国名万分不满,两个主要的民族都对这个由大国强权建立起来的国家感到不满,也都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变现状,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八零年代之前。这个问题还不算突出。
主要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需要意大利的支持,而且意大利在由德意志第二帝国主导的西方联盟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的联合控制之下,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尚能和平相处。
到了八零年代。南斯拉夫的局势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首先就是,意大利在遭受了经济危机之后,在西方联盟里的地位迅速降低,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影响大幅度缩小。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国则经受住了经济危机的考验,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对意大利提供的支持不再那么急迫。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需要一个完全听其指挥的欧洲。
说白了,关键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野心。
虽然到八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缩小了与中国的差距,特别是在重工业与军事工业领域,几乎与中国持平,但是在整体实力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与中国依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这种局面不会维持多久。
原因很简单,只要经济危机结束,中国就能迅速复苏,也将再次扩大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领先优势。
德意志第二帝国要想维持这种相对有利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合整个欧洲。
显然,这里面关键就是意大利。
要知道,意大利是三个核大国之一,而且是三个主要战胜国之一,更是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只有控制住意大利,德意志第二帝国才能控制整个欧洲。
为此,就需要采取行动,让意大利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真正的盟友,并且加入由德意志第二帝国发起的欧洲统一大业。
显然,巴尔干地区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选择的着手点。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